How to research, talk by Academician Yu-dong Gu
《科研论文的构思、撰写和发表》课程第四讲
顾玉东院士:怎样做科研
来源 ©复旦新闻网
2013年10月21号下午,上海医学院研究生跨一级学科课程《科研论文的构思、撰写与发表》迎来第四讲,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教授、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顾玉东先生为200名研究生带来了《怎样做科研》的精彩演讲。
顾院士告诉我们,做科研首先要有规划,他将他的几十年的实践总结为“1+X>S”。多么奇妙的公式,这里蕴藏着顾院士的成功奥秘,充满着人生的哲理!然后,顾院士细细讲来,为我们青年研究生展现出一位医学大师充满艰辛的成功之路。
“1”代表的是做科研的目的,即一切为了病人的利益,一切为了事业的发展。作为一名临床医生,课题应从临床中来,成果应回到临床中去。
“+”代表科研基础,包括个人素质和团队精神。个人素质方面,顾院士告诉我们,在医疗实践的全过程都要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要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提高。顾院士回顾了他自己的学习生涯。他一年中要写几百张各种病史卡、读书卡,到了年终,他会对这些卡片进行分类总结,再将总结得到的东西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去。他每年至少写4篇综述,每篇综述至少要读100篇文献,这样年复一年,最终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转换!团队精神方面,他认为,科学研究是一个通力合作、明确分工、各尽所能、各献其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应该相互帮助、相互尊重、相互谦让。
“X”代表的是科研思维,顾院士指出科研人员应该具备在特殊中寻找普遍、在失败中寻找规律、在学科交叉中互相借鉴的思维。日常工作中往往有大量的重复,我们应注意不要简单机械的重复,要在重复中找出变异,在重复中积累创新。重复是创新的阶梯,逆反是创新的途径。
“>S”代表科研态度,顾院士告诉我们,科研人员应具备以下几点态度:超越成功、追求发展,超越自我、追求团队,超越名利、追求事业。
最后,顾院士又向我们青年学生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他精辟地指出,读书是超越成功的法宝,读书能够使人聪明、年轻、崇高、尊敬。正确地读书,应该根据临床问题有系统地读、抓住文章核心有记录地读、综合读书文摘有分析地读、提出临床问题有成效地读。他叮嘱我们:“少看一点电影电视,多读一点好书!”
总之,顾院士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向我们传授了他的学习方法。这种为了人类的福祉而永无止境地积极进取精神,深深的震撼了我们,值得我们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