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rty years life sciences research

复旦心理大讲堂第六期
“三十年生命科学的进与退——兼谈东方传统文化与身心和谐”
来源 ©复旦新闻网

2014年5月22日上午9:00,由复旦心理研究中心主办的复旦心理大讲堂第6期“三十年生命科学的进与退——兼谈东方传统文化与身心和谐”在复旦大学美研中心谢希德厅顺利举行。来自于政府、企业、医学界、学术科研单位等各界人士,共计300多人出席了本次活动。本期大讲堂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副院长、美国医学科学院院士、第四军医大学原校长、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樊代明院士作主题演讲。复旦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复旦大学心理究中心主任孙时进教授作主题回应,由复旦大学心理学系博士田芊主持。

樊院士的报告十分精彩,旁征博引、妙语连珠、风趣幽默、深入浅出;既有历史厚重感,又有哲学思考的深度和高度,既有生命科学发展史上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解说,又有对自己人生感悟的分享;科学思维、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高度融合,拓展思路,启迪思维。

樊院士将三千年生命科学的发展史浓缩为四个时间段。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带领听众感受了生命科学悠久而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公元前1300年至公元3世纪,国外医学史应铭记3个研究团队,即泰勒斯及其团队、亚里士多德及其团队、盖伦及其团队。而中国人要记住三本书,即《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和三个人,即张仲景、扁鹊、华佗。这三本书和三个人,奠定了中医药学的理论、临床与药学的框架与基石。公元3世纪至公元13世纪,是国外医学史上黑暗、退缩的一千年,却是中医药学大踏步跨进,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杰出贡献的时期。从13世纪到16世纪的300年,西方文艺复兴,思想解放,出现了众多科学家,大大推进了生命科学的发展。到了16世纪至今的400年,随着西方工业革命崛起,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特别是达尔文“物种起源学说”的出现……

针对近些年来社会上刮起的否定中医药学之风,樊代明院士指出,西医的优势在于工业革命后得到了现代科学的支持,中医的问题在于没有与现代科学结合,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古朴的经验状态。樊代明院士介绍说,历史上较大的否定中医风潮一共出现过三次。一次是出现在1860年鸦片战争前后。第二次否定中医药学的风潮出现在民国期间,最著名的是发生在1929年的 “废止中医案”事件。近几年出现的否定中医风潮是第三次。樊代明院士说,中医药有几千年丰富的临床医疗经验,有效医方有很多,在我国卫生保健方面作用巨大。即使现在西医已占据医学的主导地位,中医仍然在很多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他说,西医强调微观和局部,中医药学强调宏观和整体。中医药是不会被取代和废除的,医学的发展模式势必从微观研究过渡到宏观研究。中医药学的很多经验是人类几千年文明反复实践证明的,是一种复杂性系统科学。西医与中医的评价体系不同,我们不能因为无法用西医的理论解释中医,就简单粗暴的否定中医。

对于复旦学子,樊代明院士有很多寄予:“我们应当珍惜当前的大好环境,不仅要学会用哲学的思维研究科学,还要能够从微观回到宏观,全盘综合考虑科学研究。”他说,要站在哲学的高度研究科学,哲学是研究科学的方法学,比科学更具高度和广度。用哲学思维研究科学,还反映在对生命科学的认识上。樊代明院士还形象地举了一个例子,分析哲学为什么比科学更具高度。他说,l+1=2,这是科学,是人为规定的。而1+l=结果就是哲学,那怕这个“结果”是0。所以我们不能总是用线性思维考虑所有事情。

孙时进教授作主题回应,称赞樊院士的演讲幽默风趣,不拘一格,与众不同,与心理学的类比、相关暗合、互通。科学讲求因果,然而并非所有的事情都能有因果,很多时候讲求的是相关。因果是将事物发展中的片段割裂抽取出来,辨析出前因后果。然而人类的问题是复杂的,不可能完全割裂和片段的抽取,我们只能从相关中探究其规律、并加以运用。十几分钟,妙语连珠,笑声不断,点睛之笔,让人茅塞顿开。
圆桌对话中穿插观众互动,更是精彩纷呈。孙时进教授分享“辟谷”亲身经验,感叹“鸟为天空而生、鱼为水而生、人为精神而生。”发问樊代明院士,如何看待科学论断与人类精神矛盾之处。樊代明院士出口成章,四两拨千斤的化解局面,一谈一吐之间,点出科学的哲学,道明人类在应对困难时智力、情商、精神之间层层递进的发展关系,颠覆了传统的理念,解放了思想的桎梏,令人耳目一新,开拓一片新的视野。观众笑声频频,掌声不断。

有众多临床医学工作者、医药学专家、学者慕名前来,趁此难得之机,向樊院士发问:“癌症的希望在哪里?”商业届的朋友关心“如何将大数据运用于医学”、“关于中药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有朋友对于樊院士暗讽“中国人用指南针看风水、搞迷信”发出挑战,邀请樊院士谈谈对于“风水”、“易经”的看法。樊院士、孙时进教授各自发表观点,一一作答。观众中有一位女士,其乐观精神十分令人敬佩。她分享了自己被判绝症却奇迹存活的经历。樊院士与孙教授不谋而合的一语道破天机——“身体的平衡,身心和谐。”

时至今日,复旦心理大讲堂已成功举办六期,曾与佛学相遇、与哲学对话、漫话亲子之道,解密亲情真相,西弦东韵弹拨本土心理学。今天医学与心理学的交流,既囊括历史,又保罗中外;即有真实客观的科学,又有飘渺灵动的思想。 期待下一期复旦心理大讲堂再奏华丽乐章。

复旦心理大讲堂简介
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面向社会举办的公益讲堂,始于2012年。听众定向邀请有社会责任感、关注自身成长的思考者和实践者;定期邀请国内外心理学家、思想者,以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重要问题为对象,进行不拘形式的思想探究与交流分享,希望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跨界汇学,服务社会。心理大讲堂的宗旨是:人对了,世界就对了!让心理回归生活,让大学精神回归社会,让思想回归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