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ssion on the book “O Filho Eterno”
克里斯托旺•泰扎讲座实录:后现代巴西文学
——从《永远的菲利普》说起
来源 © 复旦新闻网
2014年3月17日,巴西著名作家克里斯托旺•泰扎走进复旦中文系发表讲座,讲座由上海市作协副主席、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思和教授主持,巴西驻上海总领事安娜•佩雷斯女士及复旦大学外事处副处长唐文卿女士等参加了讲座并分别致感谢辞和欢迎辞。巴西驻上海总领馆副总领事林肯•贝纳德斯先生、复旦大学中文系副系主任戴从容教授等也出席了讲座。
泰扎和读者分享他的人生历程和写作经历。他首先从什么是作家,为什么他决定成为一名作家开始谈起。他谈到,对于一位作家,最基础的是他的社会属性。作为作家,泰扎见证了巴西城市化的过程。50年前,他住在巴西农村的大房子里,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但七岁时父亲的离世带来了生活的巨变,母亲带着几个孩子搬到了城里的公寓,生活变得困难了。巴西在过去50年中经历了和中国相似的城市化进程。泰扎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写作,时值美苏冷战,巴西开始了20年的军政时期。 他见证了不同意识形态的冲突,七八十年代后人们生活逐渐变得富裕、女性开始工作、年轻人也开始听Beatles……他这一代人被称为“反叛的一代”,巴西社会也开始接受了西方文化的冲击。在泰扎眼中,这些都是他的社会属性。
也正是生活的巨大转变,使得十六七岁的泰扎决定开始写作。年轻的他希望用写作给这个世界带来美好,“我认为大学生活会让我变得软弱,所以我决定不上大学,而是希望在社会的大学里成长。”他曾经开过一个钟表店,名叫“五点钟”,“因为西班牙诗人有首诗叫《五点整》,我希望通过钟表店来服务社会”,可惜不久之后,泰扎的店就倒闭了。
受到英国作家康拉德的启示,后来的泰扎决定改变自己的人生。他曾经做过水手,因为水手的生活给他带来灵感。然而,一段时间后他又决定走进大学校园,可是当一切准备就绪时,泰扎心仪的大学关闭了。之后有一年多的时间,泰扎在欧洲漂泊,做一些零碎的工作,甚至洗过盘子。与此同时他也写了一些作品,但却没有明确的方向。“正如列农所说的‘梦想结束了,我得回到现实去’,于是我回到了巴西。”
1977年,泰扎恋爱了。后来,他与这位姑娘结婚,“我们现在依然在一起”。1978年,泰扎开始了真正的学习生涯,并留在大学里教了20年的书。他说:“事实上,我34岁才有了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工作。”
“我的路上有一块绊脚石,一块绊脚石在我的路上,我的路上有一块绊脚石”,泰扎引用这样的诗句来描述儿子出生给他的生命带来的变化。1980年,泰扎的儿子出生了。然而不幸的是,由于患有唐氏综合症,孩子不能健康地成长。但孩子的出生就意味着一种不可分割的责任,也是一种冲击和震撼,他不得不停下手中的科研和工作,“我甚至觉得我的生命要完结了。”在接下来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他都不敢去触碰这个问题,他想假装事情没有发生过。然而,2001年之后,他觉得有必要正视这个问题,“有两个原因,我与儿子的关系非常好,我们相互影响,共同成长。如果说我们有什么矛盾,那就是我们喜欢巴西不同的球队。”
在泰扎眼中,作家要能直面自己的生活。于是在20多年后,泰扎再次拿起了笔,并于2007年完成了《永远的菲利普》一书,这本书后来被译成8种不同的语言。在书中,他以第三人称来写作,将自己抽离出来,以冷漠、客观的口气来描述,“算是一种对生活的复仇吧”,泰扎笑笑。然而完成之后,回头来看作品中的人物,他说,“他是多么差劲的人啊,那个人绝对不是我。”写作的过程,对于泰扎个人也是一种转变。原本以为人们不会喜欢的“冷漠”的书,却在全世界受到了好评,并被译成不同的语言,而这样一部原本不看好的作品也将他带到了美丽的中国。
在演讲中,泰扎也谈到了巴西作家和巴西文学。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作家都可以被称为古典作家,他们多记录对自身文化,以及与自己国家人民的对话。“我大学期间被推荐了许多法国的作品,但是巴西作家被关注不多。90年代巴西文化复兴,95年新货币的发行带来了巴西经济、文化的稳定,互联网的传播、数字化的影响也推动了文学和文化的发展。”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教育很多是通过电视完成的,但是他不鼓励电视,那是单方面的传播过程。而因特网把文字带给了我们,阅读、评论、写作都要用文字,网络将文学带向了更广阔的领域。
讲座后,泰扎与读者也有精彩的互动。有读者提问:“感谢您和我们分享您的人生经历和写作历程。您提到在六七十年代,您希望用写作给这个世界带来美好的转变,您想通过写作,对这个世界表达什么?另一个问题,大江健三郎有一个智障的儿子,他说儿子给他的生命、写作带来了光,这部作品对您的生命、对您的写作有什么意义?”
泰扎:“在60年代,我有着美好的想法,希望创造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人平等,社会光明,但是当孩子出生后并有生理缺陷时,我的这个想法受到了冲击。有句话说,你可以爱人类,但是你可以恨某些个人。六七十年代在巴西盛行的价值观,包括人人平等,什么是正义,如何提高社会效率,对巴西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今天,你仍然可以看到这种价值观在巴西的盛行。但是巴西是个如此多元化的国家,所以我越来越相信,我们这个国家需要去正视每个个体的不同点,并非人人都一样的,要正视这些不同,国家才能变得更美好更强大。我今天已经到了这个年纪,我不再像六七十年代那么激进了。”
一位曾在德国交流学习的同学问及:“我曾经在德国碰到一位60多岁的老先生,他详细讲述了毛泽东对他们那一代的影响,那么毛对您有影响吗?”泰扎:“我们今年庆祝巴西军政府统治结束40年(1974年统治结束)。当时毛的思想在中国很盛行,现在这种影响还存在。当年在巴西有位很有影响力的作家也是哲学家,他是毛泽东主义的拥护者,并对巴西整个思想界的影响很大。在70年代,我们对中国的影响很小,当时没有网络,我们对中国也知之甚少……”
最后,陈思和教授对讲座进行了点评:“对作家的了解莫过于对他作品的了解,”陈教授说:“我刚刚读完他的书,书中描写了两个人的生长。泰扎从一个反体制的崇拜共产主义、批判政府的先锋派,他一直不工作,直到儿子出生并有问题后才开始找工作,到成为中产阶级和社会成功人士,这个过程是具有嘲讽和批评意义的,但这个过程是在与另一个人的生长联系在一起的。儿子从有缺陷,到尽其努力成长为有价值的人,这两个生命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中成长。如果大家希望对泰扎先生有更深刻的了解,就可以读泰扎先生的《永远的菲利普》这本书。
附注:关于《永远的菲利普》:国际IMPAC 都柏林文学奖决选作品,再版13 次,被翻译为8 种语言,几乎囊括巴西所有重要的文学奖项——巴西文学最高奖雅布提奖、APCA 奖、圣保罗文学奖等。
《永远的菲利普》内容概要:这本书关于一个年轻的父亲和他患有唐氏综合征的儿子,关于生命中的脆弱与失败,自私与羞耻,以及更多悲欣交集的时刻。比起疯狂的痛苦与爱意,他更喜欢诙谐的柔情蜜意。他为儿子取了一个骑士般的名字,菲利普。菲利普的发育十分缓慢,也无法理解时间,像是被永远地留在了童年。然而在他的描述中,这种状态竟呈现出一种奇特的诗意……对作者来说,这本书是相当私密的文本,因为作者本人的儿子即是唐氏综合征患者,这个话题他搁置了二十多年才终于提笔涉及。此书一经出版,立即在巴西引起热烈的反响。
《永远的菲利普》中译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14年3月出版发行。
/block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