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 Herzfeld “Engaged Anthropology”

【世界社会科学高级讲坛】:Michael Herzfeld教授主讲“Engaged Anthropology”
来源 ©复旦新闻网

2013年3月29日晚上6:30,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以下称“高研院”)世界社会科学高级讲坛第四十九期讲座在复旦大学光华楼东主楼2801室高研院“通业大讲堂”举行。

本次讲座由复旦高研院、复旦-哈佛医学人类学合作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由哈佛大学人类学资深教授Michael Herzfeld担任主讲嘉宾。复旦-哈佛医学人类学合作研究中心主任潘天舒教授担任评论嘉宾。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高研院副院长、复旦民族研究中心主任纳日碧力戈教授担任主持人。纳日老师简短介绍了Herzfeld教授的教育经历和学术成就,衷心感谢他接受邀请就Engaged Anthropology发表演讲。

第一次来复旦,Herzfeld 教授首先感谢主办方的邀请,他开门见山说到,“对于我来说,人类学不仅仅是一个学术专业……它甚至比其他任何社会科学都能更直接地面对权力,针对社会不公提出诉求。”人类学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普通人,人类学家需要不带任何偏见和傲慢,在深入调查中学习和理解他者。他要求他的学生必须学会调查地的语言,能够和当地人对话甚至发表演说,并且不断地重返调查地。为了说明engaged anthropology,Herzfeld教授从四个方面展开:1、可供选择的人类学模型:理论和应用人类学;2、应用人类学(applied anthropology)的历史问题;3、态度与理论——人类学可以有纯粹的理论么?4、engaged anthropology的兴起。

Herzfeld教授指出,应用人类学往往是一些机构(如政府、银行或者博物馆)要求人类学家按照他们的目标去解决问题,政府需要提高当地的教育水平,银行增加投资贷款,博物馆需要保护文化遗产等。而engaged anthropology强调人类学家有担当地参与当地社区,深入田野,发现真正的学术问题和现实问题,在当地的文化环境、权力结构中去发现有利于当地人的资源,把学术和现实结合起来。

谈到人类学的理论,他认为没有纯粹的理论,理论根植于不同的文化,而文化不是纯粹的,是交融和不断重组的。他常常提醒学生,在调查地教与被教是同时发生的,唯有局内理解文化的多样性,才能更好地发现和解决问题。没有哪个社会是更优秀的,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文化中汲取不同的知识。他同时笑称要注意流言蜚语(gossip),从某种意义上说,对gossip学术层面的研究就可以称之为人类学,因为gossip是我们理解文化价值保持或变迁的重要线索。

谈到如何投入情境的问题,Herzfeld教授坦言这是一个难题。如果不和当地人打成一片,往往得不到被访者的信任;但如果过多卷入,又会造成麻烦和危险。人类学家需要对政府或者当权者提出合理的诉求么?他有在当地介入的权利和责任么?这些都是engaged anthropology引出的问题。人类学者甚至将介入方式做了区分,比如分享和支持,公共教育,社会批评,合作,呼吁,行动主义。在田野调查面临困境时,人类学者需要尝试在另外的层面和角度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度理解,与各阶层、群体进行对话讨论,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和行动,把冲突转变成生产性的推进。Herzfeld教授强调,尊重受访者并不意味着妥协,尊重往往需要相互的沟通、论辩、理解、包容或者反对,当然不同文化中受访者会有不同要求。人类学者理解日常生活的琐碎庞杂,他们是现实主义者,同时也是运用专业知识学理分析的学者,Herzfeld教授援引了他在泰国、意大利大量田野调查的案例和图片,来说明调查中的问题和方法。

作为主持人,纳日碧力戈教授随后谈了三点看法。他认为Herzfeld教授的演讲告诉了听众何为人类学,人类学者怎样从事田野调查,以及engaged anthropology的含义——如何想与如何做。其次,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矛盾和冲突,因为矛盾和冲突具有能产性,解决好了就能带来创新。最后,面对矛盾和冲突我们需要协商探讨,发现不同的解决路径,寻找多元共识。

评论嘉宾潘天舒教授首先谈到engaged anthropology与中文对译的困难:如果anthropology不engaged,那么它又何称anthropology?但是即便在复旦,还有不少人会将人类学等同于人种学,这也是为何需要添加中文描述来对engaged anthropology定义的原因。而谈到engaged,我们往往需要关注语境的复杂性。潘教授举旧城改造为例,谈到他研究上海下层住宅高档化过程中居民在政策、情境发生变化后相互矛盾的说辞,指出发现前因后果的重要性,也同时说明“engaged”在程度和方法上的高要求。研究对象往往是最好的理论展演者和诠释者,而人类学家则很有可能成为他们的研究主体。

现场听众在随后的问答时间也与Herzfeld教授展开研讨互动。最后,纳日碧力戈教授再次感谢Herzfeld教授带来的精彩演讲和思想分享。高研院专职研究人员顾肃教授、陈润华博士、林曦博士等也出席了本次讲坛。